-
一、活动亮点与实施模式
移动医疗创新应用
首次引入"一扫双筛"移动CT体检设备,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携带至双桥区汇水湾社区,居民无需前往医院即可完成CT检查并获取健康报告。该设备日均服务量达50人次,重点针对肺癌早筛和慢病管理。
三地专家联合诊疗
北京友谊医院、北京中医医院、北京胸科医院等7家三甲医院派出专家团队,与承德市6家医院建立"1对1"协作关系。其中北京胸科医院肿瘤二科副主任医师钱哲现场接诊疑难病例,单日完成23例肺结节诊断。
二、服务成效与数据
覆盖范围:7家承德新增医联体单位参与,服务辐射全市6个区县
诊疗数据:累计接诊患者450人次,开展多学科会诊32例,发放慢病管理手册1200余份
技术突破:移动CT实现"检查-诊断-报告"全流程闭环,平均诊断时效缩短至2小时56
三、长效合作机制
设备共享计划
北京胸科医院与承德市第三医院签订设备共享协议,未来将定期轮换配置移动DR、超声等设备,形成"季度轮转+应急支援"机制。
人才培养体系
建立"双导师制"进修通道,2025年计划选派50名承德医护人员赴京进修,重点培养影像诊断、肿瘤早筛等领域人才。
远程会诊网络
搭建京津冀三地5G远程会诊平台,已实现北京胸科医院与承德市第三医院实时影像传输,单日最高并发会诊达8例5。
四、战略意义
该活动标志着京津冀医联体建设进入"设备共享+人才共育+数据互通"3.0阶段,较2024年同类活动在以下方面实现突破:
检查设备便携性提升300%(移动CT替代传统固定设备)
诊断响应速度提高80%(从24小时缩短至5小时)
跨区域协作医院数量增长40%(新增7家承德医疗机构)
五、未来规划
根据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李亮透露,2025年将重点推进:
在承德建设3个"移动医疗示范社区"
开展"百名专家走基层"巡诊计划
建立京津冀肺癌早筛数据库(预计纳入10万例影像数据)
此次承德行动作为京津冀医联体"健康同行"系列活动的第17站,验证了"设备前移+专家下沉"模式的可行性,为后续在张家口、唐山等地的推广提供了标准化操作模板。公众可通过"承德市卫健委"微信公众号查询各合作医院的常态化义诊排期。
举报